首页

女王丝袜调教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8:00:12 作者:全国首枚!高二学生成火箭总师,“手搓”火箭成功发射 浏览量:46633

5月27日

深圳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

“手搓”探空火箭

突破10千米海拔高度

火遍全网

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

“太厉害了”

“现在的中学生强得‘可怕’”

“少年强则国强”

“人类满级小孩哥”

究竟是哪些深圳少年这么牛?

“手搓”火箭上天

到底是怎么实现的?

  01

  “飞燕一号”探空火箭总设计师是一名中学生

  27日上午,中国首枚由深圳、北京、河北、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“飞燕一号”,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。

  点火发射1分钟后,遥测数据显示,火箭在青海冷湖最高飞行高度海拔为10555.7米,地面接收站成功收到计划采集的气象数据。

  “飞燕一号”探空火箭全长1.52米,飞行高度可达到8千米以上,最大飞行速度约2马赫(约为2450.16千米/时),由气动结构分系统、航电载荷分系统、发动机分系统和地面站分系统组成。

  “真的发射成功了”“这一刻,我太激动了”“等火箭成功回收了,我们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”……“天极航天”成员们围在一起,兴奋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据了解,“飞燕一号”的研制始于2024年6月26日,来自深圳、北京、河北、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,在北京锦绣航天科普基地开展集中学习、方案论证,完成了火箭的初步设计。

  之后,他们回到各自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设计和实验工作,按照火箭研制的规范流程,系统性地完成了火箭的设计、实验、加工、集成、装配和测试。

  深圳新安中学(集团)燕川中学高二学生王裕宁担任该火箭的总设计师。

  “自由翱翔的飞燕,就像我们几位少年一样。”王裕宁介绍“飞燕一号”名字背后的涵义,他们将努力学习、大胆实践、勇于创新,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不断进取,努力挑战新高度,将来投身航天事业,为中国和世界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。

  02

  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

  王裕宁从小就对火箭、宇宙充满好奇,并系统研学航天知识。在燕川中学航空航天特色教育体系支持下,他牵头组建“红箭航天社团”,学习火箭设计、燃料调配、航电控制等专业知识。

  深圳新安中学(集团)燕川中学党总支书记 邹小新:在多方支持下,燕川中学“红箭航天社团”的同学们牵头,全国各地一些中学生火箭迷共同研制“飞燕一号“。历时11个月,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,综合能力、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。

 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介绍,“飞燕一号”探空火箭是由全国各地中学生火箭爱好者自发发起的航天科创项目,经火箭专家指导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枚中学生探空火箭。

  “该项目是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,能够启发、带动更多学生讲科学、学科学、爱科学、用科学,为建设航天强国、科技强国作出贡献。”李春林说。

  据悉,火箭发射期间,在现场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的共同支持下,同学们发起成立了青少年火箭爱好者联盟,为全国更多小伙伴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,带动更多青少年参加火箭科技创新活动。

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徐大军:我们愿意提供高校的教育资源,更多地参与到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,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、输送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。

  (央视网微信公众号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至海口“渝海快线”启航 提升旅客乘机体验

7月6日,中越友谊关—友谊智慧口岸中方项目建设现场,机器轰鸣,工程车穿梭。智能化、现代化的跨境运输愿景,即将在友谊关口岸成为现实。

国庆长假上海邮轮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数达5.6万人次

低空经济“蓄势高飞”。装箱、称重、挂载、起飞,自动投送、自主返航,无人机送餐成为深圳街头一道新景观。眼下,深圳的消费级无人机已占全球七成以上份额。

盛世修文丨文化有根 文明有源

中塔两国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、相互支持的好朋友、互利共赢的好伙伴、肝胆相照的好兄弟。建交32年来,中塔关系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关系,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飞跃,成为邻国间关系的典范。两国政治互信牢固,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相互坚定支持。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成果丰硕。双边贸易额不断创造新纪录,中国已经成为塔吉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。中塔公路升级改造持续推进,卡拉苏-阔勒买口岸运输客货两旺,中塔直飞航路成功开通,中亚第一家鲁班工坊在杜尚别市落地,中塔中医药中心顺利揭牌,为两国合作注入强劲动力。

第136届广交会落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首次突破25万人

“我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,我可以陪你聊天、给你讲笑话,还可以告诉你今天的天气预报,甚至还能帮你查找到最近的餐厅。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求,都可以找我帮忙。”

又一国与乌克兰达成安全协议 泽连斯基:最紧迫的问题是……

当天,由福州南到深圳北的D3337次列车抵达深圳北站。随着乘客陆续走出列车车厢,张玮祎在例行巡视车厢时,于2号车厢的行李架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白色双肩包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